要讓孩子主動讀英文書,是應該要求他每天讀嗎? 是要他每天都唸給你聽嗎?
這都沒用的。
十幾年來,我的學生各個一拿起英文書就眼睛發亮,
我用的一直是那一千零一招 ── 讓他覺得 超-級-好-奇。
外太空 「有人在嗎?」
一本好書一定要有吸引人的地方,
可能是故事性強、可能是資訊傳達的方式精彩豐富。
這套Scholastic Discover More系列的特色是
「用驚奇的知識緊緊抓住小朋友的好奇心」。
因為好奇,所以孩子會好想一看再看;
因為好奇,所以孩子會愛不釋手。
Scholastic Discover More: Planets
火箭的時速是多少? 答案是 每小時40,000公里。
哈伯太空望遠鏡繞地球一圈要多久? 只需97分鐘!
金星的雲層極厚,厚到陽光從未穿透至地面。
「好奇心」有多重要呢?
當我們教學前在設計教案時,
第一部份的「引起動機」看似不起眼,
但在教學現場其實常常是學習效果的成敗關鍵,
因為這便是引發學生好奇心的所在。
當你說:「同學們,你要是學會今天的實驗,
你以後就有能力自製炸彈。」
台下小朋友一定每雙眼睛都炯炯有神,
全班專心聽講、興致高昂;
相反的,若你說:「同學,來上課了,
先拿出一個燒杯...」
台下大概會有一半的人還不知道已經開始上課了,
前半堂課可能都在神遊,
兩者差別甚大。
有學習動機與沒有動機造成的差別,
在家庭中也是如此。
很多家長覺得自己孩子被動、不愛念書,
但當我們接手來觀察後,
常發現孩子被動的主因其實是孩子對求知「無感」;
無感的原因,
即是因為他身邊沒有令他好奇的事物好鑽研。
這當然不是說這些孩子身邊的萬物都很無聊、無趣,
而是,他旁邊欠缺一些引導的因素來帶領他進入萬物的知識海;
那麼,
帶領他開啟好奇心之鑰的因素可以是什麼呢?
這因素可能是爸媽、可能是師長、可能是朋友,
當然也可能是一本好書。
跟太陽比起來,地球是如此的渺小。
土星的其中一個月亮,長的與眼球一模一樣。(而且這顆月亮極小,連美國德州都比它大呢!)
一顆由四百座火山佈滿的月亮。
1994年,一顆慧星撞到木星,其造成的火球與地球一樣大。
因此,
對於求知的渴望,其實是每個孩子都有的。
當我們用對的方式引導,甚至說,「引誘」,
孩子心中那與生俱來遏制不住的好奇心,
會自然而然的帶他向前邁進─
對於各個領域的學習都是如此。
Scholastic Discover More: Rainforest
這套Discover More的書裡,
用簡易的文字,
將地球上(甚至地球外)最有趣的知識傳遞給小讀者,
圖片更是引人入勝,
當我讓學生讀時,
他們不斷驚呼「哇!」「怎麼可能!?」「什麼?!」
亞馬遜雨林中最大的甲蟲──泰坦天牛。它尖銳強壯的下顎,可以將鉛筆咬成兩半。
為了搶奪日光,樹根長得又高又厚,讓樹幹能盡力往上生長。
會反著掛在樹上的三指樹懶。
雨林裡奇異生物特多,透明的青蛙是其中之一。
藉由這麼令人好奇的主題,
讓孩子熟悉英文、主動閱讀,
每天翻幾頁,
讀讀英文、看看圖片、驚嘆幾聲,
然後讓孩子的小腦袋瓜天天躍進一些。
這裡有最大的花、最臭的水果、最吵的動物(30公里外都聽的到!)
連結幾百光萬年外的星系、成千上萬種動植物的雨林、古往今來探險隊的遠征,
將這些知識放在孩子的小小書桌上,
激發他的好奇心、刺激他對知識的渴望,
一套好的英文讀物,最終帶來成效會比我們原本預期來的還要更精彩、更廣大。
留言列表